菏澤市黃堽鎮:花卉產業催生“美麗經濟”

 
點擊 70回復 0 原帖 2021-11-17 14:15

  


  初冬的牡丹區黃堽鎮鄧廟村芍藥種植基地,一派忙碌景象。村民們兩人一組,打窩、灑肥、放種、埋土……對于鄧廟村人來說,芍藥不僅美麗嬌俏,更是大家的致富花。


  “芍藥全身上下都是寶,根是中藥,籽和芍藥花都能賣錢。”11月12日,正在基地干活的種植戶鄧仰儉看著自家70多畝芍藥笑得合不攏嘴。


  這兩年,當地黨委政府、村“兩委”立足于發揮好特色主導產業引領帶動作用,鼓勵群眾繼續擴大芍藥、牡丹種植面積,鮮切花生產給當地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。


  “我們現在栽種的品種是綠寶石,開出的花朵顏色是綠色的,非常適合鮮切花。”鄧仰儉介紹,芍藥品種達幾百個,但并不是每種芍藥都適合鮮切花,用于切花的芍藥,一般要求花朵直徑在15厘米以上、花瓣層次感強、花枝較長,適宜運輸、冷藏,插在水里宜于開放。


  “一畝地種植芍藥3000棵,小棵一般產芍藥一兩枝、兩三枝,大棵可以產三四枝、四五枝,統算下來,一畝地可以產一萬枝芍藥鮮切花。”種植戶鄧興于告訴記者,考慮芍藥生產周期、自然災害等多重不確定因素,基地預計出產的芍藥鮮切花可以達到140萬枝左右。


  “芍藥鮮切花,讓農村盛開了一份‘美麗經濟’。”黃堽鎮宣傳委員韓飛說,近年來,當地按照“公司+基地+農戶”的模式,發展牡丹芍藥鮮切花種植面積近4萬畝,鄉親們已經從中嘗到了甜頭。黃堽鎮孔莊村65歲的李福成說:“去年,家里4畝地流轉種花,地租每年1050元,我和老伴兒在花田務工又收入12000元,知足啦!”在孟莊村,同樣在芍藥地里勞作的王峰說,不僅有地租和勞務收益,還靠著成片的花田在附近賣小吃。今年五一開門迎客,7天就收入了兩三千元。


  “黃堽鎮制定了以芍藥牡丹等花卉產業為核心,以特色種植、鄉村旅游為兩翼,融合發展一、二、三產業的發展規劃,全力推動芍藥牡丹產業市場化、品牌化、高端化發展。”黃堽鎮黨委書記朱中華表示,下一步,鎮黨委政府將通過強化龍頭培育、園區建設、市場開拓、品牌打造和鏈條延伸,進一步發展壯大種苗繁育、花卉培植、精深加工和文化旅游等產業,不斷提升芍藥牡丹的綜合效益,讓鄉親們更多地分享收益、增加收入。 


舉報收藏 0打賞 0